荣宝斋《五牛图》
荣宝斋 监制
巍峨的皇宫褪尽浮华
它收藏的文化艺术珍品
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历史文化财富
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产
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再次展现给世人
《五牛图》卷,唐,韩滉作,纸本,设色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 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形 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 动态十足。 《五牛图》是其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 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 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五牛图》的传奇色彩
据记载,它在北宋时就曾收入内府,清代从民间征召入宫后, 乾隆皇帝高度珍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洗劫紫禁 城,包括《五牛图》在内的大批珍宝被劫往国外,此后多年 杳无音讯。 1950年初,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五牛图》已在 香港,画的主人索价10万元港币欲出手,自己无力购买。 他给国内来信,希望中央政府出资收回国宝,以免再次外流。 周恩来总理派人鉴定,批准专家赴港,以6万元港币收归北 京故宫博物院保管。《五牛图》的失而复得,凝聚老一代革 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荣宝斋简介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 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 宝”雅意得名,至今300余年。 荣宝斋在市场经济的磨砺中,逐渐转型为集书画经 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典当、 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进出口 贸易等于一体,拥有“木版水印”和“装裱修复” 两项国家级技艺。荣宝斋新记60多 年的发展,使得荣宝斋这个老店成为世人热爱的文 化场所,并具有中国艺术的殿堂的美誉。
匠心臻品 原物再现
荣宝斋监制的《五牛图》以原画为蓝本,专属为2021年辛丑 牛年打造的一款高品质的礼品。在继承中国传统书画复制非 遗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技术创新,把中国传统经典书画作品原 汁原味复制呈现出来。 《五牛图》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回购国的传世作品,是一次传 统非遗制造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工艺”,它满足了人们对 高雅文化的需求。
《五牛图》工艺特点 拱花饾版 全新工艺
以传统书画拱花饾版复制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数位复 制技术制作,本产品特色:使画面实现作品的墨韵干湿 浓,云母等矿物质颜料更增加其华美、精致。准确再现 传世经典国画的神韵,具有颜料与墨色的堆积感,近观 更易体会到原画的特点。
“ 拱花饾版”,“拱花”是指在复制过程中按勾描的图 像将木版雕成凹凸版面,以特殊的工具在不着色的版面 上压出高于纸面的凸花来,使画面产生立体效果。“饾 版”是指在彩色套印的过程中,所用的每一块版片多如 丰盛宴席上的百饾并陈。
五牛图材质特点 贵族非遗“粉蜡笺” 首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制作此画以中国传统加工纸工艺的最高水平的“粉蜡笺”代替普通书画纸,“粉蜡笺” 主要采用优质宣纸,经过染色、拖粉、加蜡、砑光、再施以泥金、泥银,由技术娴熟 的专业技工,在纸上进行描金勾银,一笔笔细描精绘而成。 “粉蜡笺”具有纸质平滑、润墨坚韧、色泽均匀、气质高雅、精美华贵等特点。 “粉蜡笺”由于选料严格、加工精细、技艺精湛、图案新颖、色彩鲜艳,不仅具有宜 书宜画的实用功能,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华贵精美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画卷尺寸 卷长*宽:2100mm*215mm 画芯尺寸:1285mm*208mm
开运祈福 馈赠佳品
2021年是农历牛年,以流传千年的故宫馆藏国宝 《五牛图》作和礼品更具吉祥意义。加之 荣宝斋监制,精心以原材质、意蕴打造,限量发 行,更为珍贵。 牛是兴旺和财富的象征,风水上有牛市,寓意事 业兴旺,财源滚滚来
《五牛图》为唐代绘画名家韩滉创作,横1285毫米,纵 205毫米,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 纸本传世真迹。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本图中五 头牛各具特色,形象生动逼真,可谓“曲尽其态”,天机 绝妙,神彩焕发,在静的形态之中因个性的着意表现,使 整个画面又有动的启示,动静有致,形象地表现出牛群散 牧于山间泽畔的意境,全图不画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为 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本图笔法粗豪老辣,用极简朴的线 条概括牛的形体结构,线条组织疏密有致,行笔稳健毫无 弱笔求工之意,然又于形体筋骨的扭曲转折处,颇见顿挫 变化而又圆转自如的风致。 元代绘画名家赵孟頫得到 了这幅名画,如获至宝,留下了“神气磊落、希世明笔” 的题跋。清代乾隆皇帝更是爱不释手,视为珍宝。《五牛 图》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具有 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 传世名画之精髓,由荣宝斋监制的《五牛图》宣纸版艺术 画,将《五牛图》以复古宣纸为载体,原作为蓝本制作而 成,工艺采用数位仿真技术,完美地还原了原作的神韵,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珍品。
荣宝斋《五牛图》
荣宝斋 监制
巍峨的皇宫褪尽浮华
它收藏的文化艺术珍品
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历史文化财富
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产
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再次展现给世人
《五牛图》卷,唐,韩滉作,纸本,设色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 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形 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 动态十足。 《五牛图》是其作品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 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 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五牛图》的传奇色彩
据记载,它在北宋时就曾收入内府,清代从民间征召入宫后, 乾隆皇帝高度珍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洗劫紫禁 城,包括《五牛图》在内的大批珍宝被劫往国外,此后多年 杳无音讯。 1950年初,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五牛图》已在 香港,画的主人索价10万元港币欲出手,自己无力购买。 他给国内来信,希望中央政府出资收回国宝,以免再次外流。 周恩来总理派人鉴定,批准专家赴港,以6万元港币收归北 京故宫博物院保管。《五牛图》的失而复得,凝聚老一代革 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荣宝斋简介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 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 宝”雅意得名,至今300余年。 荣宝斋在市场经济的磨砺中,逐渐转型为集书画经 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典当、 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进出口 贸易等于一体,拥有“木版水印”和“装裱修复” 两项国家级技艺。荣宝斋新记60多 年的发展,使得荣宝斋这个老店成为世人热爱的文 化场所,并具有中国艺术的殿堂的美誉。
匠心臻品 原物再现
荣宝斋监制的《五牛图》以原画为蓝本,专属为2021年辛丑 牛年打造的一款高品质的礼品。在继承中国传统书画复制非 遗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技术创新,把中国传统经典书画作品原 汁原味复制呈现出来。 《五牛图》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回购国的传世作品,是一次传 统非遗制造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工艺”,它满足了人们对 高雅文化的需求。
《五牛图》工艺特点 拱花饾版 全新工艺
以传统书画拱花饾版复制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数位复 制技术制作,本产品特色:使画面实现作品的墨韵干湿 浓,云母等矿物质颜料更增加其华美、精致。准确再现 传世经典国画的神韵,具有颜料与墨色的堆积感,近观 更易体会到原画的特点。
“ 拱花饾版”,“拱花”是指在复制过程中按勾描的图 像将木版雕成凹凸版面,以特殊的工具在不着色的版面 上压出高于纸面的凸花来,使画面产生立体效果。“饾 版”是指在彩色套印的过程中,所用的每一块版片多如 丰盛宴席上的百饾并陈。
五牛图材质特点 贵族非遗“粉蜡笺” 首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制作此画以中国传统加工纸工艺的最高水平的“粉蜡笺”代替普通书画纸,“粉蜡笺” 主要采用优质宣纸,经过染色、拖粉、加蜡、砑光、再施以泥金、泥银,由技术娴熟 的专业技工,在纸上进行描金勾银,一笔笔细描精绘而成。 “粉蜡笺”具有纸质平滑、润墨坚韧、色泽均匀、气质高雅、精美华贵等特点。 “粉蜡笺”由于选料严格、加工精细、技艺精湛、图案新颖、色彩鲜艳,不仅具有宜 书宜画的实用功能,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华贵精美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画卷尺寸 卷长*宽:2100mm*215mm 画芯尺寸:1285mm*208mm
开运祈福 馈赠佳品
2021年是农历牛年,以流传千年的故宫馆藏国宝 《五牛图》作和礼品更具吉祥意义。加之 荣宝斋监制,精心以原材质、意蕴打造,限量发 行,更为珍贵。 牛是兴旺和财富的象征,风水上有牛市,寓意事 业兴旺,财源滚滚来
《五牛图》为唐代绘画名家韩滉创作,横1285毫米,纵 205毫米,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 纸本传世真迹。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本图中五 头牛各具特色,形象生动逼真,可谓“曲尽其态”,天机 绝妙,神彩焕发,在静的形态之中因个性的着意表现,使 整个画面又有动的启示,动静有致,形象地表现出牛群散 牧于山间泽畔的意境,全图不画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为 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本图笔法粗豪老辣,用极简朴的线 条概括牛的形体结构,线条组织疏密有致,行笔稳健毫无 弱笔求工之意,然又于形体筋骨的扭曲转折处,颇见顿挫 变化而又圆转自如的风致。 元代绘画名家赵孟頫得到 了这幅名画,如获至宝,留下了“神气磊落、希世明笔” 的题跋。清代乾隆皇帝更是爱不释手,视为珍宝。《五牛 图》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具有 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 传世名画之精髓,由荣宝斋监制的《五牛图》宣纸版艺术 画,将《五牛图》以复古宣纸为载体,原作为蓝本制作而 成,工艺采用数位仿真技术,完美地还原了原作的神韵,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珍品。